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补肾壮阳

固肾补气药材有哪些_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滋阴,中医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药疗和食疗两种。

而食疗更是被人们看好,食物滋阴效果好的有很多,如山药、大豆、枸杞子、天山雪莲、栗子、阿胶、何首乌、西洋参等。其西洋参具有滋阴补气,宁神益智及清热生津,降火消暑的双重功效,故补而不燥是西洋参的特别之处。

另外,还有针对女性的滋阴食品:亚麻籽油、燕麦、番茄、酸奶、无花果、三文鱼、核桃、菠菜、南瓜等。这些食物都是滋阴效果最好的食物,经常食用能达到滋阴补肾,养颜美容的效果。

tips:在选择上注意两点:1?看品牌,选择大品牌,质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是否与消费者站在一起,售后有保障。

固肾补气药材有哪些_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常用补气的中药材有哪些

中医治疗气虚证的方法。又称益气。属补法。气虚证常因饮食失调,年老体弱,久病所致,临床表现出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常用的有补气作用的中药很多,这里只介绍以下几种。

1.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2.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2.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3.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4.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5.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6.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甘草甜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等,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补气方:椰子1个。将椰子剥去外皮,去壳,取白色肉瓤,切成小块食之,每次数块。

7.椰子肉

异名椰子瓤,为棕榈科植物椰子的胚乳,色白,嚼之似肉质。味甘性平,“益气,去风,食之不饥,令人面泽”(《本草纲目》)。

椰子果肉含油量为60%一65%,油内大部分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仅有很少的油酸与亚油酸。这与一般植物油有很大不同。饱和脂肪酸尽管有一些弊端,但也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了维持良好的健康水平,营养学家建议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好各占1/3,即保持1:1:1的比例较为适宜。此外椰子肉尚含有一些蛋白质、蔗糖、葡萄糖,对皮肤的健美也有益处。

固肾补气药材有哪些_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补气的中药材有哪些?

意见建议:中药补气的有: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等。滋阴的有麦冬,天冬,枸杞,地黄,玄参等。

固肾补气药材有哪些_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常用的补气中药材都有哪些

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主根直径1-2厘米,长可达1米以上,直插入土壤深处。地上茎直立,具棱;被长毛。叶互生,奇数羽复叶,具小叶21-31片。小叶椭圆形,长7-30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托叶披针形,长6毫米。总状花序生茎上部叶腋,每花序10-20朵。花淡黄色,蝶形花冠,旗瓣倒卵形,顶端微凹,翼瓣与龙骨瓣近等长。子房有柄,花后荚果膨胀,长圆形,长2-3厘米,顶端有短喙,果外被短毛,内有种子3-8粒。

黄芪味甘、性温,具而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肌肤及内脏受损后而引起的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少、大便溏稀、小便清长、内脏下垂、浮肿、尿少出虚汗、崩漏、带下,以及痈疽和久治不愈的溃疡、褥疮等症。

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便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黄芪具而补而不腻的特点,若与人参,党参等补药配伍则效果更好。

黄芪可单味使用,也可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与芍药、甘草、桂枝、良姜、饴糖等药配伍可以治疗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胃炎、腹泻等症;与升麻、甘草、当归、人参、柴胡等药物配伍可治疗内脏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等症;与茯苓、菟丝子、白术、当归等配伍是治疗妇科良药;与防风、麻黄根、浮小麦配伍是治疗年老体弱者所患表虚感冒的良药。由于黄芪而补气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茯苓、薏苡仁、防己等药配伍时又是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良药。又因黄芪具而托毒、生肌的功能,在治疗疔疮及慢性阑尾炎等疾病时也常常选用黄芪治疗。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内含而多种抗菌有效成分,而且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还能用于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无论从中医治疗,还是现代医学观察,黄芪均是一味好药。

黄芪标准提取物:黄芪甲甙5%

补气的中药有哪些?

中医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对人体各器官运行起推动、防御、温养、固摄等作用。那么常用的补气中药材有:人参大补元气,有补益强身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心慌、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黄芪补气升阳、益精固表、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症。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大汗虚脱者服用不错。党参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面色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虚、营养不良。太子参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水湿停滞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好文推荐:头发不干睡觉易感冒为何秋冬多发痛经

补肾的中药材有哪些

补肾中药中鹿茸、鹿角胶、杜仲、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骨碎补、狗脊、仙茅等补肾中药具有温肾阳、益阳精(阴精中之阳精)的作用,

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龟甲胶、女贞子等具有滋肾阴、益阴精(阴精中之阴精)的作用,

对于肾精亏虚要补肾精时要分清阴阳之分,选择合适的中药材进补。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19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壮阳补肾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137736.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