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补肾壮阳

如何熟背12经络

背诵12经络和穴位的简单歌诀

(三)

三足阳明是胃经,起于头面向下行。

承泣眼眶边缘下,四白目下一寸匀。

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零,

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耳下曲颊临,

下关耳前扪动脉,头维四五傍神庭,

入迎结喉旁寸五,水突迎下大筋凭,

直下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陷凹寻

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行四寸评,

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

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讫穴君顺明,

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

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

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临,

诸穴相隔皆一寸,俱距中行二寸程,

髀关膝上交分取,伏兔膝上起肉形,

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

膑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

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

再下一寸下巨虚,踝上八寸丰隆盈,

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五寸明,

陷骨庭后二寸取,次趾外侧是内庭,

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顺记清。

如何熟背12经络

背人体 12大经络 有什么好方法能记得快一些吗?

记得越快,忘得也越快,学东西不可投机取巧。

不过一些经络的歌诀可以选择性的背一背会有助于记忆。

如何熟背12经络

《黄帝内经》到底是哪个先者的作品?先者是如何发现“经络”的?“经络”的根据是什么?

《黄帝内经》作者现在尚不可考,据文字和语言学考证,非一时一人之作品。一般认为其成书在战国秦汉时期;

“经络”不是发现的,是定义的。

目前大家熟悉的“经络”。“经络”到底是什么,在《内经》里面,“经”和“络”是两个概念,确切地说是用于分类的概念。我们现在熟悉的人体经络挂图已经中医学教材中的12经循行线图,已经严重地违背了《内经》的原旨。目前所谓的争论,其实就是一个关公战秦琼的故事。

《灵枢·经脉》篇是现代教材经络理论的原形,可惜,编教材的一开始就把信息提取错误了。《灵枢·经脉》篇全篇提到的都是“脉”,而不是“经”,例如原文是说肺手太阴之脉,而不是说肺手太阴之经。结果现在的教材统统写成“手太阴肺经”,不但减字,还打乱顺序,还改字,大家看看是不是不一回事了?

为什么说“经”是一个分类概念,以为《灵枢·经脉》篇后还有《经别》《经水》《经筋》等篇,比如,现在地球上画的经纬线一样,你说它重要吗?重要。你说它实际存在吗?不存在。你说它是怎么确定的?那就得天文学家来回答了。当然这个例子不一定恰当。

现在把把过去的“经脉”=“经”的做法是错误的,把经脉在人体立体的循行(简单地)==体表的穴位连线,然后说这就是“经络”,更是荒谬的,遗祸无穷。

所以说《内经》的记录,是客观的,是建立在一定的解剖学基础之上的。中医的学术研究,在深层的理论探讨要读《内经》,那不是空穴来风地臆断,而是实实在在的学问。广大科研同仁,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不要以时下流行的说法,来误会中医的本源。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7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壮阳补肾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11070.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