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房中养生

素女经是真是假 是否确有其书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古时候性文化是非常保守的,如果有素女经这样专门记录性文化的书籍肯定是不相信的。那么,素女经是真是假?

素女经是真是假

  《素女经》,中国古代颇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可能是在战国至两汉之间完成,并在魏晋六朝民间流传修改的。

  《素女经》,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性学著作。唐代以前,中国曾流传过《素女经》、《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洞玄子》等许多房中性学名著,可惜在五代及北宋以后已经失传。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著作早已流传到了日本,因而在该国尚保存着部分中国古代房中著作。日本人丹波康赖于公元982年编成《医心方》30卷,其中第28卷就摘录和引述了上述房中著作。近代学者叶德辉从《医心方》等书中分别把有关的引文辑录出来。收入所编《双梅景暗丛书》之中,才使国人得以部分地窥见上述房中著作的风貌。

  理论观点

  《中国古代性文化》一书中,就《素女经》的理论观点又提到:

  第一,强调性交和人的身体强弱是相互影响的。《素女经》开宗明义第一段就是:“黄帝问素女曰:‘吾气衰而不和,心内不乐,身常恐危,将如之何?’素女曰:‘凡人之所以衰微者,皆伤于阴阳交接之道尔。夫女之胜于男,犹水之胜火,知行之如破釜鼎能和五味,以成羹臛,能知阴阳之道,悉成五乐。不知之者,身命将夭,何得欢乐,可不慎哉!”这就是说,讲求正确的性交很重要,如果做得不得法,会使人身体衰弱,甚至丧失性命,对此真要慎重。

  第二,提出了初步的优生道理,强调“爱乐”两性交合的目的,也是为了要生育“贤良而长寿”的子女。首先提出“避九殃”,即在九种情况下不应性交,其内容已如本书上一章《性禁忌》一节所述。这“九殃”中,第九种禁忌是认为酗酒之后不宜性交,否则生子多残病,是有科学道理的,其它“八殃”只是反映了古人对性交禁忌的风俗观。《素女经》中提出的“房中禁忌”还有“新远行,疲倦,大喜怒,皆不可合阴阳;至丈夫衰忌之年,不可望施精”,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提出了如何易于怀孕。“素女曰:‘求子法,自有常体:清心远虑,安定其衿袍,垂虚斋戒,以妇人月经后三日,夜半之后,鸡鸣之前,衿戏令女盛动,乃往从之,适其道理,同其快乐,却身施泻,勿过远至麦齿(指阴道内二寸处),远则过子门,不入子户,若依道术,有子贤良而老寿也。”

  第四,提出了后世道家大力倡导的所谓“延年益寿”之法,即巩固精关、“莫数泻精”。《素女经》中叙述:“黄帝问:‘愿问动而不施,其效何如?’素女曰:‘一动不泻,则其力强;再动不泻,耳目聪明;三动不泻,众病消已;四动不泻,五神咸安;五动不泻,血脉充长;六动不泻,腰背坚强;七动不泻,尻股益力;八动不泻,身体生光;九动不泻,寿命未失;十动不泻,通于神明。”这里,强调了男子性交而不射精的许多大好处甚至提出十动不泻可“通于神明”,但是,这种理论与做法,并不为现代科学所提倡。

  第五,《素女经》有些方面还涉及性心理,强调男子在性交时应有自信心,要破除现代性科学所提出的“操作焦虑”。(“操作焦虑”指性交时一些不必要的担心与怀疑,如怀疑自己性功能有没有问题,能否令对方满意,是否伤身体,自己的阴茎是否太小,等等。这种“焦虑”多无根据。这种消极心理会影响性功能的发挥。)“素女曰:御敌家,当视敌如瓦石,自视若如金玉,若其精动,当疾去其乡,御女当如朽索御奔马,如临深坑下有刃恐堕其中,若能爱精,命亦不穷也。”这里在进一步提出男子应“爱精”的同时,提出应有一股强悍之气,“视敌如瓦石”,坚决而勇往直前,这种思想值得注意。对于人类来说,初民几乎完全没有什么“操作焦虑”,但以后性文化越发展,性交禁忌与心理上的怀疑与顾虑就可能越多,对有些不必要的顾虑实应破除,这是现代性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两千多年前的《素女经》中已有涉及了。

  素女经是确确实实存在的,虽然中国古时候性文化比较保守,但关于性的记载还是很全面的,从素女经中可见一斑。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52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壮阳补肾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40521.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