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补肾壮阳

孙思邈药王补肾方

药王孙思邈临终前,为何要毁掉“五石散”这一药方呢?

药王孙思邈在临终之前之所以要毁掉五石散这一药方。是因为在孙思邈的眼里,五石散虽能救人,但是也能害人,而且很多人已经深受其害,所以孙思邈在临终之前一再的嘱咐弟子,一定要把五石散毁灭。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很多位医学方面的天才,就比如说华佗,扁鹊,李时珍,还有孙思邈等人,孙思邈被称为药王,而且他还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之人,他活了142岁高龄,也正是因为对药深有研究,所以他也很懂得用药养生,留下了很多造福社会的药方,为医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孙思邈在临终之前,曾经嘱咐过他的弟子,让他毁掉一个药方,但是最后却没有成功。直到现在,这个药方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五石散药方,它是由医圣张仲景研究出来的,它主要是用于治疗伤寒的,在古代的时候,医疗条件比较落后,一个简简单单的伤寒,就有可能要了人的命,所以能够治疗伤寒的五石散也是一剂良药。

而之所以孙思邈非得要毁掉五石散,就是因为五石散虽然是好药,但是过量的服用会产生不好的效果,如果被心思不正的人利用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因为它会让人“思春”,在那个时候,服用五石散已经成为了上流社会的一种风气,而很多的少女都深受其害。

除此之外,过量的服用五石散会让人上瘾,就像鸦片一样,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所以孙思邈组织了很多次毁灭五石散的活动。甚至还希望能够和政府合作,但是最后,成效并不是很理想,直到孙思邈去世之前,他的这个夙愿一直没有完成,所以他嘱咐他的弟子,一定要继承他的遗志,毁灭五石散。

孙思邈药王补肾方

142岁的药王孙思邈,为何在去世前反复叮嘱“毁掉这张药方”?

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可知,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6.7岁,2018年为77.0岁,并且预计2030年中国人均寿命将达到79岁(2010年为73岁)。由此可见,咱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国家医疗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杜甫曾在诗中写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能达到70岁高龄的人,从古以来就不多见,可见在当时的年代,70岁及以上的人少之又少,但少不代表没有,唐代赫赫有名的“药王”孙思邈,就活到了142岁。当年药王在去世前反复叮嘱自己的弟子们:这张药方千万不能留在世上。后来这张药方毁了吗?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孙思邈,出生于公元541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虽然众人皆知他是“药王”,却少有人知孙思邈从小就体弱多病,家里为了给他治病续命,几乎倾尽家产,可以说孙思邈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人们常说,“久病成良医”,这句话用在孙思邈身上最合适不过,从小聪慧过人的孙思邈对不同医生给他开的药方特别感兴趣,经常询问他们这些药的药效、药性,然后默默记下来,他很感谢救治他的医生们,于是他自小立志从医。18岁时,孙思邈感觉自己学有所成,于是开始为乡亲们治一些简单的病,等到20岁的时候,孙思邈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圣童”,帮助了无数患病老百姓,孙思邈的名气也越来越大。等到杨坚执掌朝政,他想要邀请孙思邈担任国子博士(通常是教授国子学生学业,并且当祭典顾问),但一心救人的孙思邈根本无意仕途,果断拒绝,继续行医救人。然而后来战乱频发,孙思邈不得不躲进了太白山中,在这里潜心钻研医术,整理多年来收集到的民间药方,写下了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就在此时,孙思邈无意中得到了一张“五石散”的药方,通过他的研究和调制,孙思邈顺利制成了五石散,并且用于给患伤寒的病人治病,效果颇佳,但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不少病人对五石散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五石散。五石散,又名“寒食散”,可以用于治疗五脏不调、心腹烦闷等症状。由于制做“寒食散”的主要矿石有5种颜色(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所以才有了“五石散”的名字。其实它的出现算是一个“意外”,而且起初也并不是治病用的。那时候大家痴迷于炼丹,想要炼出“长生不死之药”,结果炼出了“寒食散”,吃下去以后人会产生幻觉(有点像毒品),疯疯癫癫。由于吃下“寒食散”的人通常是富家子弟,或是文人,所以他们“疯癫”起来显得“高深莫测”,普通老百姓看了还以为他们在进行创作,十分厉害的样子,便追捧他们,于是越来越多文人墨客加入吸食寒食散的行列,并宣扬寒食散可以“延年益寿”。当然了,我们现在都知道,寒食散不但不能让人延年益寿,还会让人提前去见阎王老爷。寒食散除了有“致幻”效果,还会让服用者身体“忽冷忽热”,热的时候拼命找凉的东西吃,冷的时候拼命喝热水,不久之后,身体就会垮掉,但由于吃了寒食散会上瘾,于是病人好了一点又继续吃,反复下去,导致死亡。孙思邈很快就发现了五石散的可怕之处,立马停止使用它,并且叮嘱服用过的病人们多多躺着,不要四处走动,不然药效会发挥得更快,同时孙思邈到处告诉大家五石散的害处,并且毁掉它的详细药方,告诫徒弟们不可再碰。经过后人的不断努力,五石散的详细配方已经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

孙思邈药王补肾方

孙思邈药王是怎么得来的

《旧唐书》说其为京兆(今陕西耀县)人、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弱冠,善谈老庄及百家之说,性好道家之学。周宣帝(579)时,以王室多故,隐居太白山,后长期隐居终南山,行医修道,隋唐统治者屡次派人到山中请他至京城为官,均辞谢不前,志在山林,一心向道,终其一生。北宋崇宁二年(1103),赠封为“妙应真人”。孙思邈自注《老》、《庄》、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世,主张治病时必须天人合一,认为“天有四时五行,寒暑迭代”,人亦有“四肢五脏,一觉一寝”为之应;天转运,“和而为雨,怒而为风,凝为霜雪,张而为虹霓”,谓此为“天地之常数也”,人“呼吸吐纳,精气往来,流而为荣(营)卫,彰而为气色,发而为声音”,称此为“人之常数也”。二者相结合,“阳用其神,阴用其精,天人之所用也。”指出“蒸则生热,否则生寒,结而为瘤赘,隔而为痛疽,弃而为喘,乏竭而为樵枯”,必须:“诊发乎面,变动乎形”,以此论天地,亦如此。所以提出“五纬盈缩,星辰铝行。日月薄蚀,车管飞流”为天地之危诊;“山崩上陷”为天地之痈疽;“奔风暴雨”为天地之喘;“川滇竭涸”为天地之焦枯。提倡“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圣德,辅之以人事”,最终使“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后人以此理论治病,救活了许多人,因此后人尊称他为药王,又称之为真人。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18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250958.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