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房中养生

房事为何称“云雨”

房事为何称“云雨”

  翻开浩瀚的中国古典文学长卷,人们几乎都会在其中每一部作品当中找到“云雨”二字的,诸如,“共赴巫山云雨”、“不免云雨一番”、 “初试云雨情”、“识云雨,知房事”等等,不一而足,不胜枚举。

  把人间男女交欢、男女房事写成“云雨”,应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大特色,充满着神秘和神奇的色彩,想来在世界各国文学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独特现象。记得我读小学三年级第一次偷着阅读《红楼梦》的时候,远不如当下小学三年级学生那样“见多识广”,曾对“宝玉初试云雨情”之类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是查阅了老版词典再加上自己胡思乱想,才知晓了个大概的意思。

  我原来揣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之所以把男女交欢、男女房事写成“云雨”,就是为了让小孩子们读不懂、看不明,也许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故意所为;后来,我才知晓那些古典文学作品在当时都是不允许小孩子们看的“禁书”,而是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完美结合的一个具体体现。

  提起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云雨”,不能不说到“巫山云雨”这样一个词汇。在中国大陆,巫山是确有其山的,它的所在就位于今重庆市的东大门,是从下游进入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也是长江三峡库区的一个重镇。巫峡以幽深秀丽擅奇天下,峡深谷长迂回曲折,著名的“巫山十二峰”屏列长江的南北,尤以神女峰最秀丽。峡中那云雨之多,变化之频,云态之美,雨景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唐代诗人元稹传之千古的绝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长江三峡巫山那万古不衰的神韵和魅力的概括,而巫山“三台八景”更是笼罩着十分神秘的色彩。“三台”是授书台、楚阳台、斩龙台; “八景”除了南陵春晓、夕阳返照、宁河晚渡、清溪渔钓、澄潭秋月、秀峰禅刹、女贞观石之外,那朝云暮雨便是巫山最具有标志性景观,一个游客前往“巫山”谁也不想错过“云雨”的,否则就一定会有遗憾的感觉。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早将“巫山云雨”与男女之事联系在一起的,始见于春秋时期的楚辞《高唐赋》、《神女赋》等。在《高唐赋》中有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写的就是传说中有个神女,她能行云布雨,她要是走入谁的梦境,谁就能梦见她,就能得到美女,并与之交欢。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时,玩累了在此小睡一栖。梦见一女子,美丽动人,说自己是巫山之女,愿献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宠幸了巫山美女。临别时,巫山之女告诉楚怀王说,如再想臣妾的话,就来巫山找我,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这也就是说,“云雨”原所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巫山神女兴云播雨之事。

  后来,“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八字被人们简写成“云雨”二字,专门用来形容人间的男女交欢之事。宋玉在《高唐赋》中写的故事也不断被后人所用,比如明朝的陆少珩,就曾写有“云雨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巫山。”说行云布雨的神女不进入楚襄王的梦里,只好空想巫山十二峰,徒自伤感。

  在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了《有感》一诗,诗中言:“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杜甫也作诗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然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也许就是这样,经过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美妙遐想和笔下生辉,“云雨”一词渐渐地被广泛传播开来,成为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描写男欢女爱的一个常用词语。

  我以为,在一切抒情的、浪漫的文学作品当中,把人间男女交欢、男女房事写成“云雨”,总要比那些照相式的露骨的白描写法要含蓄、内敛和讲究一些,朦胧可以产生艺术美感,也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怀与心灵,让人们通过阅读感觉到更多的美丽与幸福。而那些直白、露骨、直接、大胆的性描写,只能产生情色诱惑和官能刺激,令人痴迷和颓废不堪,而绝无丝毫艺术美感,因而它的艺术生命力也终将不会长久的。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35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206121.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