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更多栏目
  3. 两性技巧

为什么西厢记大肆渲染婚前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

  崔莺莺是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里的文学形象,她在文学里活了七百年,也在世人的心里活了七百年。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婚前“以身相许”,将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流芳于我们的心中。

  美丽少女的极致叛逆?

  崔莺莺很美,有多美?闭月羞花、倾城倾国的绝美。

  虽然王实甫没有对她的容貌进行正面描绘,但在《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中,张生无意中遇见正在花前伫立的崔莺莺,他惊呼:“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风流业冤。”继而又说:“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连“铁石人”也会动心,“铁石人”就是“和尚”,和尚也被崔莺莺绝美的容貌所打扰,可见莺莺容貌之美。

  崔莺莺所处的是汉人被奴役的元代,民族压迫政策在客观上强化了“门第观念”,使魏晋以来的等级婚姻进一步畸形发展。

  在这样的时代里,莺莺依然对张生一见倾心,月下隔墙吟诗,大胆地对一个“布衣男人”吐露爱情心声,如此“非礼”的叛逆思想已经到了极致,后面做出“以身相许”的婚前性生活,顺理成章。

  大家闺秀的孤注一掷?

  看她刚出场时唱出“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说明这个千金小姐深受封建礼教熏陶而不得自我个性释放,有着无限忧愁。可是,再看她在月下烧香时的祈祷:一愿先人早升天界,二愿母亲平安无事,三愿觅得如意郎君,说明她又是个孝顺、明理的乖乖女。

  她的心是矛盾的。不满意自己早被安排好的婚姻现状,渴望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意中人。一方面她所接受的教育要求她必须行为端庄,不可轻佻;一方面她又有着人性最为基本的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

  大家闺秀的矜持与矛盾心理,曾一度使张生备受折磨。

  比如有一次,她想约张生相会,却又在紧要关头怒斥张生,翻脸不认人,使张生相思成病。还有一次,在第三本第二折中,红娘替张生传简,崔莺莺看完后突然发怒,说要去告过夫人。

  一个大家闺秀,面对十几年封建教养的无形束缚,在绝对无法改变矛盾心态和现实困境的前提下,孤注一掷大胆“出轨”,让“生米变成熟饭”,或在情理之中。

  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

  崔莺莺的婚前性比《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更为勇敢。杜丽娘只是在梦里和在死后化为鬼魂时,才与柳梦梅私自结合的,在现实世界中她只能通过“明媒正娶”而没能逾越礼教鸿沟半步。

  崔莺莺在张生卧病期间,曾忧虑重重地进行过心理挣扎,最终勇敢地跨出礼教的藩篱,把自己交给了一个“布衣书生”,她为爱情、自由和幸福迈出的这一步当真不容易。

  在元杂剧里,封建礼教的叛逆者随处可见,王实甫乃当时名家,不可能不知道。怎样成功塑造崔莺莺的形象,他想必是动了不少心思,迎合世俗,让崔张二人婚前结合,这个形象立刻就亮丽起来。

  欣赏《西厢记》,我们会有所感觉,崔莺莺的“美丽与智慧、哀愁与憧憬、多情与无常、反抗与让步”,总时不时牵扯着读者或观众的心弦,但若没有“婚前性”的大胆桥段,她“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我们对崔莺莺的整体认识也会趋于模糊。

重振男人雄风,让每次性爱都能坚挺30分钟以上,远离性无能,做个真正的硬男人,彻底把她征服!可关注初级道家房中术课程。
(Visited 16 times, 1 visits today)

原创文章,作者:道医阁壮阳补肾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66.daoyig.com/132635.html

联系我们

微信:daoyige1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11708172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